
2025年3月18日下午6点30分,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纵横世界”系列讲座第二辑第八讲在北京语言大学教二131教室举办。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强教授以“动荡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挑战与前景”为题做了一次精彩的学术演讲。
李强教授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6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就读于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与伦敦大学学院,1993年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后在北京大学政治学系任教至今。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德国埃尔兰根大学访问或讲学。曾任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政治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自由主义等。李教授的专著《自由主义》第四版于2025年3月出版。本次讲座由北京语言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寿慧生主持。

寿慧生老师在介绍李强教授
讲座伊始,李强教授阐述了本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和政治思潮发生的重大变化,不仅二战以来的自由主义世界秩序受到挑战,近代以来西方占主导地位的自由主义民主理念也受到挑战。
在开篇,李强教授回顾了西方近代以来的自由主义传统。李强教授引用沃特金斯在《西方政治传统》中的一段话指出了自由主义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他回顾了近代自由主义起源和理论发展,重点强调霍布斯、自由主义之父洛克、孟德斯鸠、休谟和斯密为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接着他谈到了自由主义黄金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哲学等方面均展现出巨大的影响力。一战后,虽然自由主义受经济危机、苏联模式的挑战和法西斯主义与“第三条道路”的影响出现衰落的趋势,但二战后,自由主义又重新在西方盛行。1945年后通过一系列的多边安排,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主义世界秩序形成;1989 年之后,随着前苏联和东欧的巨变,中国和印度的市场经济改革,自由主义世界秩序一度成为世界性秩序。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李强教授深入分析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自由主义受到的严峻挑战:极端右翼和极端左翼两股势力及其意识形态。他指出,这些挑战跟当时的国际背景密不可分。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剧。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对西方发达国家造成了很多难题,具体表现为美国的收入和财富不平等加剧、移民的大量涌入对欧洲文化与社会造成挑战、世界范围内伊斯兰国等激进势力迅速崛起。基于此,以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形式出现的右翼势力和意识形态在西方强势崛起,成为西方政治的重要力量。李强教授还举例茶党与右翼民粹主义以及特朗普的MAGA运动,具体阐释了右翼意识形态的核心。接着他谈到从1950年代起开始,左翼自由主义模式兴起、扩散,不断增强并成为一股洪流,在60年代席卷美国。左翼自由主义运用解构主义的理论强调认同政治,包括激进的多元文化主义、批判性种族理论、女权主义理论、性别和跨性别理论、同性恋理论、媒体“批评”、后殖民研究和土著文化研究等。

李强教授在演讲
在第三部分,李强教授着重强调了左翼和右翼极端势力在文化战、移民问题和传统的经济与社会政策中存在着激烈的冲突。李强教授梳理了美国历史上三次大的极化政治,分析指出2024年大选可以被视为左翼自由主义与右翼民粹主义的对决,他认为特朗普胜选是一场颠覆主导美国意识形态几十年来左翼自由主义的革命。
李强教授特别指出,美国内政与外交政策的调整势必会削弱西方自由主义模式在全球的吸引力,也将助长世界范围内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兴起。然而,这是否意味着自由主义的终结,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为现代政治、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基石,自由民主、法治与市场经济仍然在许多国家具有深厚根基。同时,全球化与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也需要某种全球性的解决方案。在美国影响力减弱的情况下,国际社会或许会进行自我调整,以维护全球秩序的稳定。

李强教授在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讲座结束后,参会者积极踊跃地参与提问环节,围绕自由主义对美国和西方的影响、柏林“价值多元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联系等议题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究的问题,李强教授依次为大家进行了细致而专业的解答,为本次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