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 我院师生亮相央视财经频道 展示“语言+工科”育人成果
登上央视|展示“新文科”人才培养新样态
10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天下财经》栏目播出“‘十五五’特别报道”专题节目《打破学科壁垒,“新文科”重构课程体系》,聚焦北京语言大学在“新文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节目采访了校长段鹏及多位师生代表,其中,我院中东系教师与阿拉伯语(涉外石油人才实验班)学生作为典型代表,生动展示了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在“语言+工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成果。
语言融通工程,文化连接世界
在节目中,我院阿拉伯语(涉外石油人才实验班)学生赵一行介绍:“在课上分析中东油田时,我们不仅研究技术层面,还要理解其背后的区域国别关系。这种技术与文化的双重视角,是单一专业无法提供的。”
这充分体现了我院“语言+国别+行业”相融合的培养特色,让语言学习与工程技术、能源安全等国家战略需求深度对接。

教学科研并进,育人视野更宽
我院中东系周华教授在采访中表示:“实验班学生还将赴海外实习,把生产经营理论与油田作业现场相结合,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一流的国际油气公司。”
该培养模式打通了课堂与实践、学术与产业的壁垒,为学生提供了更具国际视野和行业敏感度的学习路径,助力学生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国家战略。

跨界共育|“语言+工科”合作创新
作为学校“语言+工科”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开设的阿拉伯语(涉外石油人才实验班),是北京语言大学探索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尝试之一。
目前,我校已经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5所高校合作建立了8个“语言+工程”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8个项目各有特色,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北语外语类学科专业与一流理工类大学工程类学科专业的办学优势,致力于培养既懂语言文化、又懂能源技术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笃行创新|以语言服务国家战略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将继续秉承“多语种+国别区域+行业应用”的育人理念,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深化“语言+”复合型专业建设,不断推动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
节目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天下财经》
播出日期:2025年10月27日
报道题目:《打破学科壁垒,“新文科”重构课程体系》